國產變頻器與國外變頻器的差距在哪里?
變頻器屬于工業品配件,配套使用在機器設備上,長期運行在工業惡劣環境中,這些環境有高溫,潮濕,粉塵多,震動厲害等特點,而設備本身需要連續不間斷工作生產,所以變頻器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。

變頻器本身屬于高頻高壓大電流的功率器件,對元件穩定性要求非常高,變頻器的生產需要一定精細的工藝控制流程,國外品牌因為從事變頻器行業非常久了,對這些工藝數據的掌控比較到位,可以讓產品做得非常穩定可靠。

隨著技術交流和市場交鋒互相學習,國產變頻器已經向進口品牌學習了不少工藝上的控制細節,國內的貼片等焊接技術,PCB板的制造工業也得到了非常幅度的提升,而且老化和耐久測試都有了很大的進步。

但是在具體的生產管理方面,也許我們還是缺乏德國和日本人的那種精雕細琢的精神和做事風格,整體的可靠性雖然已經得到很大的提升,但是對比德國和日本的變頻器,也許耐用性上還是沒有做到非常完美的。如果說人家的能做到3-5年出一次故障,我們只能做到1-2年出一次故障,如果可靠性完全達到了德日這些牌子的水平,也許國產變頻器的市場占有率會進一步提升。
品牌形象定位
雖然不是說國內的用戶都崇洋媚外,但是國貨的形象一直不是那么理想是事實,國產變頻器從仿冒進口變頻器開始,一直給人感覺是山寨的形象,并沒有從技術算法上或者硬件原理上突破了自己什么東西,只能說是在人家后邊,突破了人家某種技術封鎖,做出來以往我們以往國內沒有的一些功能。

從這個角度而言,國產品牌的定位一開始就是低端的,替代進口牌子而誕生的,用戶對這種產品,第一個能想到的就是價格便宜,然后才是其他。

這樣的市場定位,會讓國產變頻器本身只能走薄利多銷的路子,而且產品往往要被配套客戶長期壓貨欠賬,對于自己的資金回籠造成很大問題。在變頻器行業屬于增量市場的時候,國產變頻器可以通過這種“融資”的營銷方式去鋪開自己的產品,但是今天變頻器市場已經飽和,變成了存量市場,這樣對資金回籠壓力非常大。最終造成一些小品牌使用偷工減料等方式來生產自己的產品,比如5.5KW的變頻器,用了2.2KW的模塊,而外觀和機械材料部件上,使用了比較差的材質等等,這些進一步造成自己的形象低落,形成一個惡性循環。

沒有利潤支撐,也更加談不上技術開發和進步,只會跟在進口牌子的屁股后邊,一步步地模仿。
設計理念和技術
變頻器本身也要不斷進步,雖然看起來算法上是比較成熟了,但是很多細微方面,我們還是不清楚的,像矢量型的,基本依賴于早期華為開發出來的東西,而一些高精度場合,比如一些高速軋機控制系統,一些大功率的壓力機,對速度和扭矩的控制都非常高,一些的精細控制,國產的變頻器,依然比不上進口牌子的變頻器。

小型變頻器可能相差不大,上了幾十個千瓦的變頻器,整個軟件設計、過載能力、輸出電流的諧波等等,都相差很大的不一樣。

也許小功率的,看起來不是那么明顯,像風機水泵和普通的通用型變頻器,和進口牌子相差也不大,但是大功率變頻器和一些高壓變頻器,差距就比較大了。變頻器的算法,結構設計,緊湊程度,散熱,抗干擾性,過載能力,輸出的諧波等,國產牌子還是遠遠不如人家的。

歐系變頻器,一般功能都做得非常豐富,現在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,邏輯越來越復雜,這些內置的PLC功能,在關鍵場合上,的確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,目前國產變頻器的軟件設計,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。

如果你翻開一本國產變頻器的說明書,對比進口牌子的,就會發現很多電氣參數,機械尺寸和應用說明,會像進口牌子變頻器,會把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情況,都幫你羅列比較清楚的,而國產的可能會有很多錯誤的地方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變頻器帶編碼器的閉環控制講解
- 變頻器的簡單認識
- 變頻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?有哪些用途?
- 變頻器維修中的拆解
- 變頻器都有哪些輸出控制端子?
- 國產變頻器與國外變頻器的差距在哪里?
- 變頻器電機發熱嚴重,如何處理?
- 變頻器怎么確定使用功率多大的
- 2018年變頻器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
- 變頻器行業的發展前景分析